查看原文
其他

用 kimi 控诉审核奏效 - 分享被苹果长时间 in review 卡审拒审的一次通关经历

风海铜锣 风海铜锣
2024-10-07

⬆️ 欢迎戳蓝字关注

好多年没写通关经历了,这次终于有机会了。

时隔一年多,我的过审顺遂之路总算被打破。

先简单分享下整件事的经历,分享过程中我先不写我的分析,最后再复盘给大家分析下,至于理由,后面会说。

最近做了一款新产品提交 AppStore,满怀信心的等待审核通过,毕竟接近半年没发新品了。这款好歹也是呕心沥血做足准备的。

想不到一上来就进入长久的 in review 状态,等了 32 个小时没审核完。

我也第一时间在群里分享了自己的情况。

感谢可爱群友的热心,立刻有人私信我说,你可以去询问苹果。

于是,我联系了下苹果,苹果下发的回应如下。

感谢你联系 App 审核支持团队。


你的 App “XXX” 仍在审核中,审核还需要一些时间。一旦状态有新的进展,我们会尽快通知你;如果需要其他信息,我们也会与你联系。 


很抱歉让你久等了。 


感谢你一直以来的耐心等待。 


你的案例编号是 XXX。

 

谨启!


意思就是让我等,于是我又干巴巴的等了 3 天,发现根本没动静。我决定不等了,撤销审核,再提一版。


果然,新版提交后,不到一小时进审,不到半小时就给结果了。


给的结果是 reject,reject 的题材是我丝毫不怂的 2.1 。


Guideline 2.1 - Performance

(省去条例细节)

Issue Description
The app exhibited one or more bugs that would negatively impact App Store users.
Bug description: Specifically, ……

此处的 specifically 的细节,我就不展开了。只想说苹果审核根本不理解我的产品是做什么的情况下乱按一通,然后因为不懂就说你的产品功能不完善……

不得已,我耐着性子制作了产品的交互引导放在 app 里,然后做了个教学视频,并且在提审的时候,想着备注区写点什么稍微控诉下苹果的这次拖审。因为最近 kimi 用着顺手,我刻意调教 kimi 写了一封略带批判的文案贴在备注区。

提审后,30分钟进审,审核 15 分钟左右就通过了。

来分析一下这次通关的经历。

  1. 当苹果卡审的时候,不一定是因为你产品异常或者账号异常,有时候单纯就是苹果的内部流程出了一个小 bug,搞不好会一直忘了给你审核。因此,有必要联系苹果解决问题。

  2. 苹果有很好的联系反馈渠道,但是这个反馈渠道并不一定时时奏效,例如我遇到的这次问题,极有可能处理的工作人员看到我在 in review 就下意识的让我等,甚至都不内部确认下是不是队列出问题了。所以,如果联系不管用,撤销审核再提,把 bug 卡掉即可。

  3. 如果审核拒审的原因来自于审核员“不懂行”,这很正常,毕竟审核员职业是审核员,并不是某类具体产品的用户,所以可能对产品理解有误,就以为你有 bug(很多 2.1 是这么来的)。这时候有必要用温和又坚定的态度指出来。但是这也要讲技巧,不能直说是审核的错(别人也是要面子的)。我的感觉,或许欧美职场环境不喜欢别人太软骨头,也不喜欢别人太粗鲁,用礼貌的方式 battle 比较有效。所以,如果你很想吐槽苹果,不如把你想吐槽的话写下来,然后让 AI 用礼貌的方式生成得体一点的……

  4. 最后总结,当遇到问题时,从 “事的” 角度和逻辑考虑不通后,还可以考虑下是不是 “人的” 问题,时时实践下 “草台班子理论”。


至于我用 AI 写了什么,AI 输出了什么。因为担心贴出来容易被开发者朋友逐字拷贝当成 “参考模板” 用。(这是大忌啊)所以还是贴在我的付费集合里。但是从实用角度来说,我并不建议为了看这篇文章加入付费合集。整个原则思路我这篇文章已经表达清楚了。(《苹果审核 2.1 问题,AI 生成文案备注》)


🔗 补充链接

移动开发者联盟入群指引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风海铜锣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